群众新闻 2020-08-20 09:02
兰州名字里有蓝,可是曾经黄色却是兰州的底色。黄色的山,黄色的河,黄色的天空下是人们对蓝天的渴望。
“受两山夹一河、冬季无风、以重化工产业为主的‘先天痼疾’影响,过去十年间兰州一直都在全国十大重污染城市之列。”在原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原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对于兰州治污的调研报告中有这么一段论述。 说出了蓝天,是曾是兰州人心头的无奈。
重工业城市,使得兰州上空始终笼罩着灰暗的颜色,五颜六色的花衣裳在街头也丧失了原本的俏丽。新世纪之初,兰州全年污染达300天以上,常年位列中国被检测城市前列,被列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蓝天,在兰州屈指可数。
然而今天,任何一个走进兰州的人都能感受到这里的蓝天、绿水和青山。为了蓝天,兰州人治理了一批老的重工业企业,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兰州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96天。
同样变蓝的还要黄河,只要不是泄洪期,兰州的黄河如今经常会碧波荡兰州人习惯了在黄河边捡拾掉下的每一片垃圾,城市更是实行了“智慧黄河”的精细化管理,黄河母亲的在兰州露出了清澈的笑脸。
经过多年的治理,从“人防”到“技防”,从“大水漫灌”到精细管控,兰州已稳定退出全国十大空气重污染城市,迎来“兰州蓝”,并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荣获“今日变革进步奖”。如今,兰州南北两山植被葱茏,那种鼻孔里住着黑烟囱的年代已经成为许多人尴尬的回忆。而为了抵达“兰州蓝”这个目的地,兰州整整走了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