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9 16:35
三秦都市报-秦闻讯(庞曼 记者 刘美) 实施农业结构调整“1+ 3”行动计划,完成农业结构调整面积5万亩,“神木黑豆”和“神木小米”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近年来, 神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榆林市委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 建园区、育龙头、创品牌、 促脱贫” 的工作思路, 依托 良好生态环境及 地理优势,革新发展特色农业, 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打造“国香神木” 这一 农业公共区域品牌,在农业领域寻求提质增效的新突破,将小杂粮产业作为脱贫富民的支柱产业来抓,不断丰富种植品种、扩大产业规模,小杂粮逐步发展成为农户增收的“大产业”。
目前,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80万亩以上,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近20万亩, 小杂粮种植面积稳定在36万亩左右 ,为农民增收致富拓宽了道路。
解决销路,带动农户稳增收
发展产业最终目的是要提高群众的受益面,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神木市积极创新机制,大力推广“合作社 + 农户 +订单 ”产业扶贫模式,引进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订单式”农业,为做强做大小杂粮产业、夯实脱贫富民奠定了基础。
日前,记者走进沙峁镇 刘梁峁村 集收购、生产、加工、销售小杂粮于一体的股份经济合作社,只见该合作社生产区车水马龙,前来销售杂粮的农户络绎不绝。 为彻底解决村民的农产品销售问题, 该合作社与6个小组的农户签订了小杂粮购销协议,辐射带动周边镇村,以 市场价 收购农户农产品的方式,拓宽农产品销售途径,帮助农户尤其是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 该 合作社 年可 加工 小杂粮 20000多吨 。
“过去让人看不上眼的小杂粮,已经成为我们精准脱贫的大产业。 现在村里的合作社还与村民签订小杂粮购销订单, 再也不愁销路问题了, 种地更有信心了 。”贺启鱼是沙峁镇刘梁峁村的脱贫户,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帮扶下,发展 小杂粮种植 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据贺启鱼介绍,去年 他 种植玉米、谷子、黑豆等小杂粮60多亩,还 能兼顾 发展牛、猪、鸡养殖业,整体收入能达到10万元。
“扶”字支撑,帮困带贫显成效“ 我们一直以来就是以种小杂粮为生,虽然品种齐全、粮食富足, 但剩余的粮食却难以销售出去,村民们的收入都很少。”高家堡镇兴庄村党支部书记高利军说,“2017年陕煤集团龙华矿业公司结对帮扶我们村后,找到了制约村里致富的原因,先后投资82.5万元,为我们盖厂房、买设备,帮助我们建成了小杂粮加工厂,也让合作社走上了发展的正轨。 ”
不仅如此,本着切实为兴庄村解决实际困难、谋求福利,让全村村民共同致富的初心,陕煤集团龙华矿业公司还对兴庄村小杂粮加工厂实施“ 订单式 ” 帮扶,帮助村民销售小米、绿豆、豌豆等农产品,并帮扶8户贫困户入股合作社,这些举措使贫困户有了固定的分红收益。“ 今年我们合作社将继续以‘ 订单式 ’向帮扶企业陕煤集团龙华矿业公司销售小杂粮,不断提高村民收入,还帮助8户脱贫户发展种植旱地小杂粮,与此同时,大力拓宽销售渠道,进一步扩展小杂粮销售范围,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奔小康。”高利军说,还为该村在山上修建了蓄水池,保证了生产用水;水泥路连通了村庄,新修了生产便道,这样老板可以把车开到农户地边收谷子,种植户可以用三轮车轻松运出来;邀请农技中心开展技术培训,请村里的专业种植能手来统一进行技术指导,让村民一起用心种植好谷子 ,彻底解决了该村 过去道路不通 、 管理和技术不到位 等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
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兴庄村以 “ 三变 ” 改革为抓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立足本村资源禀赋,成立山里红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发展有机农业为突破口,积极争取资金项目,平整土地800亩,种植有机小杂粮,发展规模畜牧养殖产业,年 可 实现订单杂粮销售 金额达 3 0余 万元,解决村内就业人员20多人 ,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益得到明显提升 。
政府 搭台,跑出脱贫 “ 加速度 ”
针对小杂粮品种混杂退化的问题,加快品种改良和新品种推广,提高小杂粮产量和品质;针对人力资源短缺、栽培机械化程度低的问题,推广小杂粮轻简高效机械化栽培技术,提高小杂粮生产力水平;针对小杂粮精深加工产品缺乏的问题,研发小杂粮功能产品,促进小杂粮传统食品工业化,加强小杂粮产品应用转化 ……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有力支撑,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今年 3月, 陕西省科技特派员小杂粮产业服务团依托国家和陕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在我市建立了 神木杂粮科技创新专家工作站 ,积极 搭建产学研合作交流和技术示范推广的平台,将人才、技术、资金、管理和服务等要素集成于“一站”, 通过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科教助推产业发展模式,紧密围绕小杂粮生产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采取“创名牌、育龙头、占市场、建平台、解难题”等举措,按照全产业链思路进行系统研究与服务。此外,创新产 、学 、 研、 推协同模式 ,全产业链服务小杂粮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生产加工企业,促进“一品 ” 优化升级,打造 具有神木 区域特色品牌,提升主导农业产业竞争力,促进农民 增产 增收 和市 域经济发展,助力科技扶贫和乡村振兴。
目前, 神木市小杂粮种植、加工、品牌建设、销售全产业链等方面逐步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下一步我市将在中南部镇 街重点推动小杂粮产业示范区建设, 把神木农业的品牌打响,让 小杂粮产业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支撑力量越来越强 , 成为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引擎、一项脱贫富民的特色产,奋力开创神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