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夏粮收购渠道畅价格稳

三秦都市报-秦闻  2020-06-19 15:32

三秦都市报-秦闻讯(文/记者 张维 图/记者 王晓峰) 6月,小麦颗粒归仓,丰收的画卷在三秦大地徐徐展开。疫情影响之下,小麦收购情况如何?丰收粮能不能换来更多增收钱?农户售粮积极性高不高?销售渠道顺不顺畅?这些问题都是政府部门关注的重点。6月中旬,陕西调查总队在12个小麦主产区开展夏粮收购情况快速调查。结果显示:夏粮收购进展顺利,收购渠道顺畅,价格整体稳定,农户期盼增产更增收。

夏粮收购价稳渠道顺畅

今年夏粮收购工作组织有序,进展顺利。调查显示,陕西各主产区夏粮收购渠道顺畅,企业收粮难问题基本没有出现。农户售粮渠道顺畅,多数农户就近将小麦出售给粮食收购企业、当地的种粮大户或者上门收购的个体商贩,有的直接出售给当地面粉加工厂。

陕西各主产区夏粮收购价格呈整体稳定,区域内涨跌互现特点。据调查,宝鸡市小麦收购价格每斤1.13-1.14元,咸阳市小麦收购价格每斤1.12—1.16元,基本与上年同期持平;泾阳县非国有粮食经营户平均收购价格每斤1.12元,同比上涨2.7%。国有企业起步收购价格每斤1.15元,同比上涨1.8%。

部分农户存粮观望情绪浓厚

受国内外疫情发展、全球粮食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等因素影响,部分农户对夏粮收购后续市场看好,同时“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心态加剧,存粮观望情绪浓厚。据调查,西安地区部分农户选择囤粮待涨,收割后直接销售的农户明显减少。在临潼区个别村,往年有70%左右的农户选择收割后直接销售,今年仅有20%左右的农户在地头直接销售;长安区许多农户普遍希望多留一些口粮。咸阳市泾阳县某个体经营户反映,当地今年预存口粮的农户达到70%,同比增加了50%;三原县有农户表示,出售“地头粮”的农户较去年减少2至3成,有40%的农户持观望态度。

农户售粮不确定性增加

今年6月上中旬,陕西小麦主产区多阴雨天气,对小麦收割和出售产生影响。长安区部分农户的粮食未进行晾晒直接出售,一来影响粮食售价,二来提高了粮食收储企业的收购成本;临渭有农户表示,降雨影响会给夏粮的运输和存储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陈仓等地也有一些地方农户为了减少连续降雨带来的损失,表示会选择尽快出售。

种粮不增收依旧影响农户种植意愿

种粮不增收依旧是影响农户种植意愿的关键,富平县有农户表示,在土质优良、水肥充足区域,夏粮每亩可收获1000斤左右,去除种子、化肥、农药、浇水、机械等费用,每亩仅有600元(未去除人工费用)左右的收入;蒲城县受访农户今年小麦平均亩产1075斤,按照均价每斤1.1元计算,全部出售每亩可卖1182.5元。不计人工,每亩小麦成本为494元,扣除成本后每亩收益688.5元。种粮效益整体偏低,因此农户更愿意种植经济作物外或出务工,多数农户不会选择通过种粮增收。

密切跟踪市场形势严厉打击囤积居奇

调查部门建议,加大金融机构对粮食收购企业,特别是民营粮食企业在仓储、管理方面的信贷支持力度,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资金筹措困难,扩宽企业筹资渠道,确保粮食收购顺利进行。同时,加强市场监管,切实保障农户种粮收益。粮食收购部门、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密切跟踪市场形势,严厉打击囤积居奇,伺机炒作等违法行为,要严格落实各项措施,鼓励各种经营主体入市收购,同时合理布设收购网点,积极入乡入户,国有粮食收购企业要加强政策宣传,主动公示收购价格,稳定农户信心,并且严格执行收购标准,切实保障农户种粮收益。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