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4 17:07
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文晨)毛乌素沙漠,是中国四大沙漠之一,其中一半面积在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根据陕西省林业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榆林市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这意味着毛乌素沙漠即将退出陕西版图。
提起榆林的治沙工作,全国人大代表、榆林市定边县十里沙村党支部书记石光银是一个注定绕不过的名字,尽管已经年近古稀,这个陕北汉子仍然没有停下治沙的脚步,在他看来,带领群众摆脱沙漠的侵袭、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是自己一生坚守的信念和为之奋斗的目标。
石光银的家乡榆林市定边县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面积6000亩,曾经长年大风不断,是长茂滩上千个沙梁中最难治理的一片。1984年,国家提出允许个人承包林场、荒山、沙地后,石光银联合6户农民承包荒沙3000亩,成为全国首位承包沙地治沙的农民。如今,经过一代代治沙人的不懈努力,这里土路两边灌草丛生,远处杨树挺立,彻底告别了漫天风沙、不毛之地的历史。
随着绿水青山的颜值提升,金山银山的价值也开始显现,石光银先后办起新兴林牧场、秀美林场、百头肉牛示范牧场等经济实体,带领乡亲们全面发展育苗、风沙区大棚蔬菜和养殖业。通过这几年的发展,许多与石光银一起治沙的联合户成了当地的富裕户。
“在早期治沙过程中,我们种植的大都是生长较快的植物,但这些树种缺乏经济效益,现在到了复种的时候,如何向沙漠要经济效益就成了关键。”石光银说,要把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就必须依托林草资源,实现产业带动。因此,今年全国两会他重点聚焦生态林建设,建议政府加大对生态林的补助,在继续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农民收入。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为了抢抓农时,作为承包长茂滩林场宜林地更新补植任务的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石光银提早谋划,及时安排公司职工,于正月初九开始,在狼窝沙开始机井建设,用于灌溉今年计划更新补植的近5000亩樟子松。
为了缩短返苗期和提高造林成活率,石光银在多年的治沙造林实践中,承包了千亩土地,培育优良种苗,全力满足造林用苗需求。如今,沙丘上今年新种下的樟子松已吐出嫩黄新芽,为当地村民们致富奔小康又添了一把力,而这位与风沙抗争了大半辈子的陕北老汉,也将继续坚守奋战在治沙最前线,为陕北的绿色编织着美丽与富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