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陕全国政协委员巩富文:打磨高质量提案有“秘诀”

 2020-05-11 17:17

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石喻涵)住陕全国政协委员巩富文很忙。一方面,身为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的他,经常要办理重大疑难案件,充实民事裁判规则;另一方面,眼看赴京开会的日子临近,他要为自己的多个提案做最后的润色。今年他关注的重点之一是区块链。

走进巩富文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各种书籍,俨然一个小型的图书馆。桌面上,一份名为《关于尽快制定<公益诉讼法>的建议》的提案被打印出来,上面用红、黑两种颜色的笔,密密麻麻地做着标记。“这些提案都是反复打磨的。有的已经改了几十稿,只为拿出更高质量的提案。”

除了文字上的反复斟酌和修改,巩富文打磨提案还有“绝招”。他会把参与完成提案、发言材料的省法院相关处室负责人叫到一起,多次讨论,一遍遍地完善相关问题。

2017年初秋,在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工作近11年的巩富文被调任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从那时起,陕西的很多重大法律事件,背后都有巩富文的身影。

比如,他主持制定了全国第一个《金融商事纠纷证据规范指引》,指导发布了西部地区第一份《金融商事审判白皮书》,在全国率先创立了金融审判“六动”工作模式;指导审理全国首例英烈名誉保护案——叶挺烈士名誉侵权纠纷案,并写入最高人民法院“两会”工作报告,被评为推进中国法治进程十大案件之一;他还主持论证并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在西安设立了西北地区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庭,填补了我国西北地区知识产权审判史上的空白……

除了自己的专业领域,关注民生也是巩富文多年不变的情怀。老百姓最熟悉的私家车六年内免检,就是他在2014年递交的名为《关于实施私家车六年内免检建议》提案。诸如此类的提案被采纳,让他感到高兴,也深刻感受到了身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的价值所在。

今年是巩富文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的第八年。谈及其履职经历,数字最能说明问题:共提交提案110余件,其中,15件被中央有关指导意见采纳,25件被全国人大有关法律采纳,15件被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和相关行政法规采纳。主题涉及“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防范重大金融风险”“推进监察体制改革”“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区块链创新发展”“加快反腐败立法”“制定公益诉讼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传统文化要从中小学抓起”“监察权与司法权应全面衔接”等多个方面。

今年受疫情影响,一些原定的委员履职调研内容和方式进行了改变和调整,但巩富文并没有闲下来。一有时间他就四处奔波,深入一线调研,听民意,找难题,能解决的问题就给基层出主意、拓思路,督促尽快解决;不能解决的,则想思路、找办法,形成提案。对他而言,履职永远在路上。

热门评论